农村学校好教师都被选调进了城
2008-08-03 0
中国教育报 作者:符正发    每年七、八月,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(区),都要选调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。一时间,优秀教师“喜上眉梢”,为有“跳龙门”的机会而庆幸。而山区的孩子们却因自己喜爱的教师即将调离而忧愁。  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、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手段。 个别地方政府却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,这与城市绿化搞“大树进城”是一样的,后者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,前者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公。   农村教育落后,教师素质良莠不齐,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个别地方选调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,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”。这种选调制度,是一种教师“掐尖”制度,一方面为部分优秀农村教师提供了进城发展的绝佳机会,另一方面也给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。一个优秀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,需要付出很大的培养成本。这种做法伤害了农村学校的感情,伤害了农村孩子的感情,也伤害了农村老百姓的感情。   只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才能最大限度促进城乡教育公平。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,政府有责任去推动,有义务去引导。在制订相关政策时,政府眼光要向下,对农村学校要厚爱一些,多些资金投入,多些人才帮扶,多些政策倾斜,逐步消除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,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。个别地方选调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,实在是一种不尊重城乡教育发展的做法,厚此薄彼,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悖。(海南省三亚市教育局 符正发)